2025年09月05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7版:金医新闻

“待患者如家人”服务持续推进

表扬信里藏着暖心答卷

本报消息(记者 朱静怡 通讯员 陆逸婷)自7月初金华市中心医院开展“待患者如家人”服务提升月活动以来,来自患者的表扬信已叠成厚厚一沓。在这些信中,我们看到“待患者如家人”的理念已深深融入每一位医务工作人员的日常,渗透至医疗服务的每一个细节。

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里,一位患者因肠穿孔引发脓毒血症休克,虽经急诊手术及EICU团队全力救治,终因年事已高、病情过重,不幸离世。尽管未能创造奇迹,但医护人员付出的一切被家属记在心里。家属在感谢信里写道:“治疗期间,我们见证了医护人员昼夜不休的守护,科主任章炳文以及医生王旨、景道远、李秀花等严谨细致研判病情;护士长徐海萍带领团队给予专业护理与细致关怀。这份守护与父亲生命最后的坚韧彼此交织,化作我们子女在未来长路上继续前行的力量。”

在重症医学科三病区,在患者生命最后的时刻,护士季伟强细心完成所有医疗护理,安抚悲恸的家属,在生命烛火熄灭后默默上前,细致而庄重地协助家属为逝者更换衣物。“年轻人如此尊重生命、维护逝者尊严,这让我受到震撼。我几次三番递红包表达心意都被他果断拒绝,更让我对他刮目相看、肃然起敬。过去10多天了,我的内心仍然无法平静,我要为新时代的好护士点赞……”这封手写信中写满了患者家属的感动。

“我想和8月5日凌晨上班的那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护士说一声谢谢。当时我父亲刚刚知道自己得了癌症,我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半夜在医院里游荡,谢谢你路过时关注到了我,得知原因后还鼓励我,你的关心让我很暖心……”信里提到的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士金鹭,那天她偶然看到在住院部11楼电梯口徘徊的这名家属,主动上前问了一句:“你有什么不舒服吗,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就是这样一句简单的关心,稳稳托住了他那一刻快要崩溃的情绪。

神经内科一病区护士陆逸婷总是带着温暖的笑容走进病房,弯腰倾听老人絮叨,操作时轻声问“这样疼不疼”,连递水杯都细心转好吸管方向。患者家属在信中说:“刚来医院都是揪着心的,看见她笑就松快了大半。”患者金大伯不仅写了表扬信,还挥毫泼墨作《游子吟》《陋室铭》。他说要以自己的方式回应临床的暖意,在书法作品中记录“春晖般的照顾”与“德馨胜千金的关怀”。

前不久,一封表扬信送到了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为金华市中心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一病区的医护团队点赞。“手术长达7小时,科主任王建平用精湛医术化解患者病痛,周士诚医生细致化解‘化疗焦虑’,查房、解读报告皆用心……”

一封封表扬信,是患者家属对医护“治病更治心”的认可,也是医护人员交出的暖心答卷。从主刀医生到护理团队,从临床操作到心理安抚,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未来,“待患者如家人”服务提升月活动将持续推进,延伸到医院的每一个角落,让患者的就医之路多一些暖意、多一份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