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5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8版:新区新闻

青山绿水间,“金猪”点燃古街烟火

记者 胡一谦 通讯员 严昭睿

凌晨4时30分许,朱丽丽的身影已经出现在金东区岭下镇菜市场的肉摊前。“基本上早上可以卖一头半左右猪肉,上午9时30分卖完,我就收拾一下到店里去。”

上午10时许,菜市场的喧嚣未散,朱丽丽已收起“臻冠·金猪”招牌,快步回到位于坡阳古街的小店。厨师已在案板前忙碌,灶台上摆放着两盘切好的跑山猪肉——肥瘦相间的纹理间泛着诱人的蜜色光泽。这家扎根乡土的小店,如今已是古街响当当的美食招牌。

深山里育“金猪”

“金猪”美味的源头,深藏在岭下镇石塘村的莽莽群山中。2015年,朱丽丽与丈夫一头扎进2000多亩山林,依托金华市绿品臻冠养殖有限公司,实践“林下养猪”的绿色梦想。

他们将山林科学划分为9个区域,让数百头跑山猪在不同区域自由奔跑、觅食。朱丽丽形象地描述:“猪吃的是‘天然食堂’,住的是‘呼吸氧吧’,连排泄物都成了滋养林木的宝贝。”猪粪肥沃土壤,林木涵养水土,又反哺猪群,形成生生不息的生态循环。

尤为独特的是,散养的本地优质“两头乌”品种与山间野猪自然繁衍,孕育出金东独有的“野二代”。这些“野二代”完美融合野猪的矫健特征与“两头乌”的优良品质:鼻子尖挺,耳朵竖立,红褐色的毛皮上点缀着天然云纹,野性十足。

在海拔350米、坡陡林深的山坳里,饮山泉、食杂粮的“野二代”跑山猪筋骨强健、疾病稀少、肉质紧实。为了保证最佳口感,朱丽丽坚守自己的养殖节奏:每日仅少量投喂一次由发酵玉米粉混合酒糟制成的饲料,其余时间让猪群自由觅食,猪要养足500天才出栏,比普通生猪多出一倍有余。回忆起那段山林岁月,朱丽丽笑称自己那时的主要工作就是“追猪”。

古街上创品牌

在古街开店前,朱丽丽的销售主要依靠微信群拼单。“那时候卖猪肉全靠微信群拼单,300多人的群,一个月杀4头猪,每次杀猪前都在群里预告,大家接龙购买。”朱丽丽说,这种模式虽然维系着一批忠实客户,但毕竟销量有限。

2023年,朱丽丽敏锐捕捉到坡阳古街改造机遇,一个想法愈发清晰:“总在菜场卖生肉,不如开家店把好食材变成好味道。”她说服丈夫,在古街核心位置盘下店面,开出“臻冠·金猪”特色餐饮店。“古街人气旺、发展潜力大,我更想通过这个窗口让大家真正认识‘跑山猪’,一步步打响品牌。”

仅一年多时间,“臻冠·金猪”声名鹊起,不仅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周边企业的商务宴请也对其青睐有加。荣誉接踵而来:获评省级“妈妈的味道”百店千坊、寻味中国2024年度金华市金东区(舌尖上的餐厅)五星商家评选第一名、金东区巾帼创新创业大赛“妈妈的味道”厨娘争霸赛铜奖……

前不久,店里的大厨又荣获2025年金华市乡村厨神争霸赛金勺奖。“我们完全没想到会荣获金勺奖,真的是意外之喜。”朱丽丽谈起这个奖项依然难掩兴奋。那道获奖的“金猪手”凝结了团队一个月的心血。“昨天有个杭州游客临走前特意打包了一份,说要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

今年7月,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寻味山海》节目组走进这片山林。主持人龙洋与特邀嘉宾董宇辉体验了跑山猪的生态养殖过程。董宇辉徒手抓小猪的场景,引发大量网友的好奇与热议。

如今,朱丽丽的养殖基地盘活石塘村30多户村民的闲置山林,每户每年因此增收数千元租金。朱丽丽还聘请周边村庄的4位“巧厨娘”,专门制作本地特色美食,像观音豆腐、馒头、素包、香肠等。用跑山猪肉制作的香肠、腊肉、乌饭粽等都成了热销产品。

朱丽丽的“金猪”之路,从青山绿水间蜿蜒而出,在古街烟火气中绽放光彩,不仅成就自己的生态梦想,更带动一方乡亲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