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5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9版:特别报道

青口夜市:灯火里的奋斗足迹

记者 金晓英 文/摄

下午5时,义乌市江东街道青口夜市入口处,电动三轮车的马达声此起彼伏,摊主们从城市各个角落涌来,像一群归巢的候鸟,用麻利的动作唤醒这片白天沉睡的空地。

夜幕降临,青口夜市357个摊位前的照明灯次第亮起。结束一天的繁忙,四面八方的人涌向夜市。有三三两两结伴步行而来的,有骑着电动自行车花两三个小时从武义、诸暨等地赶来的,也有乘旅游大巴赶来的……到晚上7时,青口夜市周边的停车场已一位难求。

身穿制服的夜市管理员在摊位间来回穿梭。这个自2008年自发形成的夜市,如今已声名在外。“请问网上很火的那家印度飞饼店在哪里”“你好,卖卤肉的那家夜市标王摊位怎么走”……管理员除了日常工作,常常化身引导员为游客指路。

范丹丹的铁板烤豆腐摊位前已香气四溢。这名被熟客唤作“豆腐西施”的山东姑娘,眉眼弯弯总含着笑,她在青口夜市摆摊已12年。从下午5时到次日凌晨3时,这个不足8平方米的摊位要卖出150公斤豆腐、150公斤土豆,算下来单日营业额可达5000元。来自新疆阿勒泰的陆肖肖和男友路过,点了一份铁板烤豆腐,一边喊着南方的天真热,一边有滋有味地品尝着口味独特的辣味热豆腐。

华灯初上,夜市里的“毛哥地摊烧烤”已是一派繁忙景象。老板“毛哥”一会给客人点餐,一会从露天厨房端菜送餐,汗水从两颊往下淌。

“毛哥”姓蔡,是名90后。初来时在工厂打工,2016年开始在青口夜市卖烤猪蹄。刚开始他一个人摆摊,后来发现夜市上的烧烤很受欢迎,又在青口夜市租了一个摊位卖烧烤、火锅。如今,在青口夜市同时经营两个摊位的他雇了18名员工,依然忙不过来。每天从下午5时开始支摊,一直要忙到次日凌晨四五时才收摊,全年无休。让“毛哥”倍感幸福的是,这些年通过努力,不仅自己实现创富梦,还带动老家一批亲朋好友到义乌创业,一起过上了好日子。

青口夜市最贵的一个摊位价值几何?2023年2月,在新一轮夜市摊位投标中,“标王”是一个卖卤制品的7平方米左右摊位,每年租金45万元,一时火遍全网。来自江西的“标王”摊主陈丽玲负责出摊,丈夫在家制作各类卤味。问摊主一天营业额多少,她笑而不答。

深夜11时的夜市依旧沸腾。范丹丹往铁板上加入新一批豆腐片,依然有一大批客人等在摊位前;“毛哥”和员工端着盘子穿梭在露天餐桌间,食客们的碰杯声此起彼伏;陈丽玲开始装新一批凤爪,准备迎接下一波夜班工人潮……一批游客归去,又一批游客加入夜市潮。

在青口夜市,每个摊位背后都有像范丹丹、“毛哥”这样为生活奋斗的人,他们用汗水和笑容,编织出这座城市最动人的烟火气。而那些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在这里品尝着美食、感受着热闹,见证着平凡人通过努力创造的幸福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