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 

金华日报 数字报纸


第09版:兰溪新闻

“兰五味”道地药材量质齐升 跨界融合构建产业新生态

兰溪“浙产中药”培育持续发力

记者 阮锋 见习记者 杨昊天

近日,在省经信厅公布的第二批“浙产中药”产业品牌名单中,兰溪市有3个品牌入选,连续两年入选数量居金华第一。这背后是兰溪市着力培养产业生态,优化服务供给,推进中医药康养产业强基战所提供的坚实保障。

道地药材富乡野

走进兰溪市永昌街道西何村的光伏药田示范基地,一排排光伏板下,玳玳花枝叶舒展、绿意盎然。兰溪市中药材产业协会秘书长王嵘介绍:“这种板上发电、板下种药的立体种植模式,不仅高效利用了闲置土地,还能借助光伏板遮阳保湿的优势,为中药材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在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同时,兰溪聚焦以“兰五味”(玳玳花、茉莉花、木芙蓉、杭菊、蜂花粉)为代表的道地药材品牌,牵头成立中药材产业协会,通过协会搭建起种植户、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沟通桥梁,推动种植技术标准化和产销对接,高效化持续强化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在水亭乡800亩浙贝母、元胡基地里,农户们按照统一规程开展田间管理,这批药材将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直供本地制药企业。黄店镇今年已完成500吨玳玳花的订单收购,新种植的130亩杭白菊、300亩栀子花长势喜人,让农户在家门口就能稳收“药财”。数据显示,兰溪市今年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2000亩,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12万亩,预计2025年年产量超2000吨、产值突破4200万元。

药香漫溢新场景

今年入选省第二批“浙产中药”产业品牌的,分别是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可达灵片和普乐安片,以及浙江天一堂药业有限公司的天一止咳糖浆。

兰溪坚持企业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两手抓,一方面大力支持以康恩贝、天一堂、一新制药为代表的本土药企和以华润英特为代表的新势力企业发展,另一方面扎根兰溪市中医药之乡历史底蕴,深挖文化与多业态的深度跨界融合,构建产业新生态。

“这杯养肝护肝茶一开始还以为会很苦,没想到很好入口,有种温润滋养的感觉,像是给自己加了个草本Buff!”在兰荫路的“山雷百草间”中式茶饮店,年轻消费者小张点赞刚买的中药奶茶。将杭白菊、金银花、玳玳花等本地道地药材融入新式茶饮、药膳糕点,是兰溪中医药业态创新的尝试。除新式茶饮外,“山雷堂”系列文创产品同样市场反响良好,中药香囊、养生茶包、药膳糕点礼盒等产品,将张山雷中医药文化与现代消费需求相结合,进一步拓展了中医药产业价值空间。

文旅融合同步推进。兰溪串联游埠古镇、诸葛八卦村、长乐古村、王家村等资源,打造3条中医药精品旅游线路,将古镇文化、养生体验、民宿休憩融为一体;完成文化赋能改造的天一堂民宿,凭借中医药主题特色成为旅游热点,药香成为古镇旅游的新名片。目前,张山雷中医药文化月正在筹备中,将通过学术研讨、产品展示、文化体验等活动,进一步提升“江南药都”品牌影响力。产业平台建设也在持续发力,中潮大健康产业园一期厂房装修接近尾声,部分设备已进场安装,将为中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注入新动能。

医养服务暖万家

在民生服务领域,兰溪的中医药融合发展更显温度。“拿着爱心卡,就能免费做草药足浴、经络按摩,太方便了。”兰江街道的王大爷说。自8月5日新一轮爱心卡推出以来,兰溪市依托该平台,在开展居家上门服务过程中,同步开展中医药知识宣贯和普及,并为有需求的老年人开展中医推拿、按摩、中医养生、基础疾病预防等免费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1.7万人次,其中中医药服务占比达30%,财政补助资金超41万元。

为让中医药服务惠及更多群众,兰溪深入开展“中医康养百村行”活动,组织省、市名中医团队下沉至59个村镇,开展义诊、健康讲座、技术体验等,惠及群众超3万人次。同时,还针对性培训乡镇中医骨干137名,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

硬件设施建设同步提速,总投资约4.1亿元的兰溪首家“一老一小”中医药服务综合体即将建成,将为群众提供集诊疗、保健、康复、养育于一体的全周期健康服务;今年1月投入运营的山雷堂康养中心,120张床位入住率达95%,成为集成中医诊疗、针灸推拿、养生茶饮体验等服务的医养结合示范点。

从光伏药田的生态种植到车间里的精深加工,从中药奶茶的潮流破圈到文旅康养的沉浸体验,从田间地头的增收实效到千家万户的健康守护,兰溪正以全产业链思维激活中医药产业潜力。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