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三好”市民学堂让文化惠民落地生根
本报消息(通讯员 徐琮 文/摄)“活了70多年,没想到还能拿起画笔。”在兰溪市文化馆“再三好”市民学堂的国画班上,林大爷端详着自己的水墨习作,笑得像个孩子。从前,他总觉得艺术门槛高,是学堂的亲切邀约打消了他的顾虑。
林大爷的故事是“再三好”市民学堂温暖实践的一个缩影。学堂精准对接市民需求,实现从“政府端菜”到“群众点单”。除了传统的声乐、舞蹈、摄影、书法、国画、戏曲、非遗技艺等多元课程,近期开设的短视频制作、数字音乐等特色课程也备受热捧。在短视频课堂上,银发学员们紧跟年轻老师的步骤,学习剪辑、配乐,努力成为记录生活点滴的“潮流创作者”。
学堂的成功,得益于“政府主导、社会共建”的创新机制。这里汇聚了馆办教师、外聘专家和众多文化志愿者,形成了多元教学力量。更可喜的是,许多像林大爷一样的学员,在收获技能后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从学生变为老师,形成了文化学习的良性循环。
艺术正悄然提升普通市民的幸福感。忙碌的上班族在这里发现声乐天赋,家庭主妇通过舞蹈重拾自信。截至目前,“再三好”市民学堂已累计开课1188次,培训学员超3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