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月规上工业产值108亿元,同比增长18%
从一座江南小镇看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 胡一谦
2024年,金东区江东镇规上工业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2025年,这种增长势头愈加迅猛:1—9月,该镇规上工业产值已达108亿元,同比增长18%,连续21个月位居全区首位。
一场发展蝶变
从草莓之乡到智造高地
十几年前,江东镇以“中国草莓之乡”闻名,工业基础相对薄弱。2013年,金东区将江东镇列为低丘缓坡综合开发试点,为这片土地注入工业基因。
“好易点”是最早扎根园区的企业之一。从传统晾衣架生产起步,现已成长为高端智能晾衣系统领域的领军者,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行列。“营商氛围好,地理位置优,离市区也近,工人留得住。”“好易点”董事长黄飞挺这样评价。
“我们始终以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为核心,持续做精做细企业服务,聚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制造向科创智造跃升。”江东镇党委书记钱俊介绍。目前,该镇已汇聚规上企业53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18家,逐步形成以光伏、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产业集群。
“园区企业家都非常拼,一年到头几乎见不到人,全在外面跑市场、找订单。”江东镇经济发展办相关负责人说。面对波动的贸易环境,电动自行车企业“卓远实业”主动出击,积极争取客户、调整生产线,目前订单已排至明年二季度。零跑汽车的一级配套供应商“益辉汽车”,自2023年升规以来,产值连年翻番,预计2025年可达1.5亿元。
一片创新沃土
以机制活水赋能产业丛林
江东镇工业快速发展,还得益于打破行政区划的“飞地经济”。2022年,金东面临用地瓶颈,磐安受地理制约,两地工业发展遇阻。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后,“飞地经济”应运而生,两地以高端装备智造和新能源为主导,采取“专班+公司”模式统筹建设,通过“收益保底、税收分成”激活动力——磐安每年享4500万元保底收益且年增3%,后期收益按7∶3向“飞出地”倾斜。
机制创新加速项目落地,“润马光能”刷新“江东速度”:40天完成土地征迁与平整,59天实现签约到动工,不到4个月投产。“这里的营商环境真正做到了‘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最大支持、最小干预’。”“润马光能”董事长李德平深有感触。乡镇干部每周现场办公,难题不过夜、梗阻现场通。这份“家庭式的温暖”,最终促使他将集团总部迁至金东。2024年,“润马光能”产值突破60亿元。
一幅共富图景
让工业成果惠及城乡万家
在江东,工业发展没有割裂城乡,反而让城乡融合更紧密、共富之路更宽广。
十八里村就坐落在工业园区旁,企业员工多了,村民的“租房经济”也火了。“普通单间500元每月,好点的能达到650元;商铺年租金2万元到6万元不等。”村党支部书记贾文俊说,目前外来人口数已超过本村人口四倍。他们中,有的在附近工厂就业,也有人敏锐捕捉到商机,租下沿街商铺,当起小老板。“而且大部分村民都享有失地保险,养老金、租金以及上班工资加起来,一年挣20万元不难。”
“这里的水土旺我们公司。”“拓朴清洁”副总经理商国栋笑着说,入驻以来,企业增长势头强劲,旗下拖把品牌稳居各大电商平台销售前列。公司不仅为员工发放租房补贴,节日里还组织慰问附近村落的老人。
这样的共富故事,在江东镇不断上演。目前,全镇17个村的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超50万元。
放眼未来,动能澎湃。铁路枢纽扩容、江兴街南延工程建设如火如荼,润马光能二期、超浪二期等项目加速建设。工业生产的活力与基建提速的热潮交织,奏响江东镇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