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同学会”不一般!两年设立30个海外联络点
金华海归化身民间外交生力军
记者 许健楠
对于同学会,大家都不陌生。但这个同学会你未必了解——欧美同学会。这是一个由归国留学人员自愿组成的人民团体。此前,“浙江统战”官微发布了《金华婺城:“五维协同”体系激活海归动能》一文,介绍其创新发展模式。
2023年8月,金华婺城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成立。两年多来,会员规模持续扩大,已从最初的50人增长至206人。同时,会员结构不断优化,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达80%,90后会员比例升至75%,专业覆盖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材料化学等重点领域。
2023年12月,该会在人民日报社神州书画院举办“庆祝欧美同学会成立110周年——中国世界遗产·金华白沙溪三十六堰影像展”,将金华风光与文化在全国平台上展示,讲好金华故事。
连通世界,搭建国际化联络体系。2024年1月,一场特殊的连线将金华婺州古城的历史韵味与德国柏林的异国风情紧密相连。十余名会员通过视频,与远在勃兰登堡门前的留学生代表共同见证了德国联络点的成立,这也是该组织设立的首个海外联络点。
以此为起点,该会充分发挥留学人员的桥梁优势,协同布局、以点带面,通过“线上+线下”双轨运作模式,推进全球联络网络建设。截至目前,已在北京、德国、瑞典、乌克兰、中国澳门等地设立联络点30个,覆盖全球五大洲15国,逐步构建起内外联动、辐射广泛的国际化联络体系。
文化传声,民间外交传递中国声音。今年2月,金华婺城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王剑波和会员们带着印有“哪吒”形象的杂志、金华酥饼、十二生肖积木,走进马来西亚柔佛州当地校园,与师生们分享中国文化、金华美食。今年农历新年,他们向世界24个国家的25所孔子学院师生赠送了1000多份“福”字海报。不少国际友人难掩兴奋,纷纷上网晒“福”。
近年来,围绕“看过世界更懂家乡美”的主题,该组织发动广大归国留学人员与华裔新生代聚焦婺城文化与发展,创作推出多部影像作品,并先后在中国北京、马来西亚麻坡成功举办中国世界遗产主题影像展,获得媒体广泛报道。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利用巴黎奥运会赛事、中马建交50周年、澳门回归25周年等契机,以视觉海报为载体,向世界各地分享婺城美景,推介婺城文化。
服务赋能,同心共助高质量发展。今年4月,雅畈镇汪家行政村莲荷塘自然村“同心携手奔共富”民族村共富基地正式揭牌,该组织牵线引进4家马来西亚企业和1家澳大利亚公司作为助农合作单位,借助国际渠道推动农产品出口与产业升级。不仅如此,金华婺城欧美同学会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精心打造“婺爱同行”公益品牌,组织开展敬老助学、社区服务等公益活动30余场,累计为特困老人和困境儿童送去爱心物资500余份,以实际行动彰显海归人才群体的担当与温度。
“两年多来,在婺城区统战部、婺城区政协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已经开展包括国际传播活动在内的各类活动170余场,更好地发挥留学人员‘民间外交生力军’作用。”王剑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