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爱君 从一个孩子的“郭妈妈” 到一群孩子的“爱君班”
□记者 方柯
总有一些故事,始于命运的阴霾,却在关爱中绽放出希望的光芒。教师郭爱君与学生小懿的故事便是如此。课堂上,郭爱君是循循善诱的老师;课堂外,她又是小懿身边最亲的“郭妈妈”。
郭爱君是金东区光南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三十余载辛勤耕耘育桃李的她,临到退休竟“捡”了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她班上学生小懿。这份特殊的羁绊,始于2020年初的一次家访。彼时,小懿的人生突遭重创,成了众人眼中“没家的孩子”。看到小懿的生活连最起码的吃饭睡觉都无法保证,此情此景让郭爱君的泪水在眼眶中不停打转。她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孩子需要有个家。我要带他回家。”
“物质和金钱的帮助,无法代替家的温暖。如果不把他带回家,我心里难受,我得让他有一个新的生活。”从那天起,郭爱君仿佛按下了生活的倒退键,重新回到了二十多年前养育孩子时的状态。清晨,她在厨房换着花样做早餐,只为让小懿吃得营养;放学,她匆匆赶向教室,那个小身影总在门口等她;周末,那辆略显破旧的电瓶车成了最温暖的“座驾”,风雨无阻地载着他奔赴各个兴趣班的课堂。
“既然我是他的老师,我就有责任教育好小懿。”郭爱君话语平静,背后却是无数个日夜的奔波与坚守。转眼多年过去,原本怯生生的男孩在郭爱君的陪伴下慢慢成长。如今,小懿专注地学习新技能,眼中重新闪烁起对世界的好奇与热爱。“小懿不仅每学期都是校‘三好学生’,还积极参加各类竞赛。”郭爱君笑着分享道。“抽屉里都是他的奖状、证书,其中包括世界奥数竞赛摘得省级一等奖和全国铜奖。”
而郭爱君的关爱,从不止于小懿一人。她的父亲为她取名“爱君”,就是希望她“爱你、爱他、博爱世人”。郭爱君用三十七年的讲台生涯践行着这个朴素的信念,不仅温暖了小懿,还将这份师爱蔓延成星火,点亮更多的孩子。“我教过语文、体育,也带过音乐课,可最放不下的始终是班主任岗位。” 郭爱君总说,班主任的身份让她能更贴近孩子的心事,也让她在执教路上,帮助多个陷入困境的学生。“看着孩子们快乐长大,每逢节日收到他们的问候祝福,那种温暖与成就感,让我特别开心。”
在她的感召下,光南小学成立了一个特殊的集体——“爱君班”。这不是行政班级,而是由郭爱君发起、多名教师自愿加入的爱心联盟。从活力满满的年轻教师到经验丰富的中年骨干,甚至即将退休的老教师,她们因爱汇聚,用行动去拥抱、温暖那些在成长路上跌撞前行的孩子。“‘爱君班’重点关注那些不想上学、情绪激动,或家里有难处的孩子们,以‘一对一’形式陪伴他们身边,针对孩子实际情况,琢磨出最适合他们的办法。”郭爱君说。
“爱学生能让老师聪明起来、快乐起来、成长起来。”这句“爱君班”的信条,贯穿每一名老师的行动。如今,“爱君班”已成为光南小学乃至金华地区教育公益的一张温暖名片。它不再只是一个名字、一个班级,更是一种精神的延续。
“我只是做了一名普通教师该做的事”,郭爱君总是轻描淡写,可正是这份 “该做的事”,把小懿从迷茫中拉出,也让我们看到教育最本真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