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旭斌 做砌筑农村学校讲台的那块“砖”
□记者 陈婺
“没法说朱老师是哪一科的教师,她既是数学教师,也教过英语、语文、常识(科学),甚至还有音乐”“她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认识岭下镇中心小学朱旭斌老师的人都说,用“砌筑农村学校讲台的那块砖”来形容她的教职生涯,再贴切不过。32年光阴,朱旭斌扎根乡村小学,本着哪科急缺教师就必须顶上的信念,她几乎把所有课程都教了遍,只为让该有的课一堂不落,在三尺讲台之上守护农村孩子的教育公平。
1993年,18岁的朱旭斌从金华师范学校毕业,成为岭下镇中心小学的一名教师,1996年由学校派至岭下镇极缺教师的完小——中港希望小学任教。“我就是去给这所农村学校的三尺讲台补台的。”尽管学校条件更艰苦了,教学任务也排得更满了,朱旭斌始终没忘记学校交给她的这一重要任务。
有一回,金东组织全区学生文艺汇演,但学校没专业音乐老师无法排演节目。为了让中港希望小学的孩子们同样有机会登台亮相,朱旭斌自己现学编舞,组织排练。最终,这名“客串”音乐老师带领孩子们共同完成的舞蹈作品,获得了全区二等奖。
2001年,小学三年级起增设英语课程,作为当时学校最年轻的教师,教英语课的担子压到朱旭斌的肩上。朱旭斌就读的“金师”没有英语学科课程,怎么教?不甘心仅仅把开课作为任务来完成的朱旭斌,第一时间买来大量英语学习书籍,又自费报名参加英语教师培训。至2010年,这名半路出家的英语教师已是全区首届英语学科“教学中坚”。一个人包揽该校三至六年级英语教学的工作,她一干就是14年。
多年来,凡有因教师退休使得教学岗位缺人手的情况,朱旭斌总是第一时间顶上。“补台”任务最重的2016年,她同时教了两个年级的英语课、一个年级的语文课,同时还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学校的少先队辅导员。
2017年,朱旭斌调回岭下镇中心小学,不久后中港希望小学也撤并。虽说教师总体数量得到了补充,人手依然相对紧张。2018年,朱旭斌一边担任校办公室主任,一边任教语文。去年,50岁的朱旭斌因病动了手术,很快返岗的她也只是主动退出了管理岗位,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科学和数学两门学科的教学一线。
朱旭斌的拼劲,同事们有目共睹。数年前,朱旭斌带毕业班时意外导致右肩骨裂,医生建议静养一段时间,但她放心不下即将毕业的学生,也不忍心增加其他同事的负担,依然坚持带伤工作。教学楼和行政楼之间上上下下,以往轻轻松松,当时每挪一小步都是右肩的剧烈疼痛。
“我印象里,那段时间学生们特别懂事。我刚刚学习用左手写的板书歪歪扭扭的,学生夸字好看,还让我尽量少用板书,他们自己会在本子上记。”回忆起这件事,朱旭斌感到很是欣慰。
朱旭斌告诉记者,近年来,尤其是金东实施打造教育新高地行动推进教育均衡的这三年,教师队伍迅速扩大,岭下镇中心小学老教师退休与新教师入职之间青黄不接的情况也再未出现。
“现在的年轻教师,不会再像我们当年那样哪科需要就教哪科了,但他们要面对的挑战也不轻,就是把课教得更好,不断提升教育的质量。我相信,只要是心中有热爱的教师,都会选择用自己这块‘砖’砌筑好三尺讲台。”朱旭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