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爱媛 一生只为一事来 无怨无悔为学生
□记者 徐盼
“从教四十多年,能得到这样的荣誉和认可,站上舞台的那一刻,我真的感慨万分。当老师这辈子,值得!”谈起教师节大会上台领奖的经历,61岁的郑爱媛嘴角止不住上扬。
虽然已年逾花甲,但郑爱媛精神矍铄,走路生风。从教四十多年,她默默坚守三尺讲台,勤恳教学,曾获金东区首届“最美教师”、金东区“师德先进个人”、金东区“文明礼仪优质课一等奖”等荣誉。2020年光荣退休后,她又成为一名“返聘教师”,继续在仙桥小学教学,深受学生喜爱、家长和同事敬重。
郑爱媛的从教之路并不平顺。1982年,高中毕业的她和师范院校擦肩而过,成为一名乡村代课老师。她豪情满怀,努力学习,很快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1986年她经历了人生第一次抉择,当时面向教龄满三年的代课教师招考师范生,她参加了笔试,但最终遗憾落榜。遭到打击,深思熟虑后,她认为还是要坚定自己的从教初心,继续留在村小。她通过自学考试先后取得了中师文凭和大专文凭。1989年又一次转正的机会来临,她通过了上课、面试各种考核,成绩拔尖,可本乡有两位快超龄的民办教师待转正,由于转正名额有限,她虽然心有不甘,但还是把转正名额让给了老教师。1995年,她以一名社会青年的身份参加省考,以全区第一名的成绩毫无悬念地被录取了,成为了一名正式的人民教师。“正因为这段经历,我更珍惜教师这份职业,也坚定了要把它当成一辈子的事业。”郑爱媛说。
从教四十多年,郑爱媛对待学生真正做到了一视同仁,尽心尽责做好教学。有这样一个孩子,郑爱媛深深记在心里。接他们班时是四年级,这个孩子因出生时高烧造成智力残疾,家长都放弃了,她却不轻言放弃,从教记父母的电话号码开始,认简单的常用字、父母的姓名、学校的名字……就这样手把手地教,一点一点改。小学毕业考试时,总分25的作文这名孩子得了17分。郑爱媛说,教师要相信自己的人格,相信自己的教育,相信自己的学生,用行动去影响学生,让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
除了爱生如子,郑爱媛还专注教学,帮助年轻教师成长。担任教研组长多年的她,经常带头参加公开课和各种竞赛。这学期,她勇挑重担,主动担任一年级班主任兼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平时在办公室,她会与年轻教师交流教学,教他们如何上好课程,怎样与学生沟通、与家长交流,工作生活全面帮带。“郑老师就像母亲一样,只要我们需要,她永远都在。”同办公室的年轻教师郦礼洋说。
采访结束已是中午时分,郑老师回到班级,带着孩子们来到食堂,装饭菜、分汤勺,确定每个孩子都吃上饭后,她才拿起铁盘,站着吃上几口。有孩子端着空盘子过来想再盛一点,郑爱媛高兴地为他们装上饭菜,有孩子不想吃了,她就会拿起汤勺说:“是不是想郑老师喂你?来张嘴,真棒!”
“对待孩子要有无限的耐心和爱心。”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不忘初心,一生只为一事来,无怨无悔为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