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布局 提升服务 强化管理
金东多举措推动小微企业园高质量发展
本报消息(记者 苏宣萌)“完成数字化改造后,有力提升了产品良品率和行业竞争力。我们正加紧赶制订单,力争第一季度实现产值新突破。”近日,浙江托马斯工具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吴煊告诉记者,入驻金东区曹宅科技孵化园以来,相关部门和园区在政策扶持、技术创新和数字化改造等方面不断给予支持,企业产量产值稳步上升。
小微企业量多面广,普遍具有“散小低”特点。为了帮助小微企业提升竞争力,近年来,金东区结合产业发展特点,着力构建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要素集约、服务集中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新建、改造、提升一批小微企业产业园,推动小微企业在更优资源环境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该区坚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政府投资、国资独建、飞地共建等多方参与开发的模式,引导企业入园集聚发展。在浙中智谷产业园项目一期施工现场,各类机械设备有序运转,工人正有条不紊加紧作业。作为金东区首个由国资建设并运营的小微企业园,该项目总投资18.5亿元。“今年2月开工建设,根据规划,园区主要面向智能制造、数据服务、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等方面的优质企业,形成强劲的产业生态。”金东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吕俊平介绍,园区建成投产后,可入驻企业100余家,亩均产值达700万元。
在立足特色优势、优化布局的基础上,该区以高品质小微企业产业园为目标,持续加强土地要素、项目审批和财政资金等要素支撑,全面服务入园企业发展壮大。一方面,持续提高服务质效,构建“园区+服务团队+共性普惠服务+个性精准服务”新模式,从辅导企业管理、解决资金需求、强化梯度培育、加快技术改造等方面对入园企业予以全过程增值化服务。另一方面,出台园区运营数字化建设、精准服务等专项激励政策,不断激发园内企业创业创新活力。同时,积极争取省级政策支持,近期,该区天鸽智创园入选2025年全省园区精准服务中小微企业财政专项激励试点园区名单,获得支持资金200万元。
此外,针对加快小微企业园提档升级,金东区开展小微企业园绩效评价,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实行差别化管理,对D类园区实行末位淘汰制。同时,依托移动、电信等数字化服务商,持续提升园区数字化水平,积极推进浙江省数字化示范小微企业园创建。
截至目前,该区有经省级认定的小微企业园32家、入驻中小微企业872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55家,形成了金东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天鸽智创园、金义吉成创业园等一批优质特色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