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田间地头街巷村庄
金东让婺剧融入百姓生活
本报消息(记者 胡一谦)“我觉得老旦很霸气。”近日,在金东区澧浦镇郑店村文化礼堂内,9岁的董宸钰在“金日整点戏”青少年婺剧票友大赛舞台上扮演佘太君,一句清亮念白引得满堂喝彩。这场汇聚全市青少年票友佼佼者的大赛,不仅展现了婺剧艺术的青春传承,更折射出传统戏曲拥抱当代生活的创新探索。
活动现场,两届“小梅花奖”得主、8岁的胡田田以高难度武戏《火凤凰》惊艳四座,干净利落的招式诠释着婺剧武戏精髓。台下,来自圭亚那的留学生泰勒看得入神:“在北京看京剧,在成都看变脸,今天第一次欣赏婺剧,太精彩了。”赛后,留学生们还体验了戏服换装和水袖功法。
当古老唱腔在乡间剧场回响,另一场更具突破性的婺剧实验在金东区岭下镇坡阳古街上演。“五一”假期以来,坡阳古街推出的沉浸式婺剧演出《金东印记·戏舞千年》吸引游客超12万人次,带动消费超200万元。观众随剧情在古街上移步换景——脸谱墙下响起《穆桂英挂帅》经典唱段,转角处偶遇“私奔下山”的小僧小尼……专业演员与村民共同演绎,12处互动点位让游客既是观众,也是剧中人。
“我们追求的不仅是文化展演,更是生活场景再现。”项目总策划、金东区文化馆馆长周晓芸道出创作理念。这场由专业团队与居民共创的演出,将豆腐坊、绣球楼等真实生活场景转化为戏剧空间,使千年古街化身天然舞台。更令人期待的是,金东区“潮婺剧”郑店沉浸式游村项目即将启动,游客入村即可体验婺剧主题剧本杀,村民集体变身演员与NPC。
从竞技舞台到街巷实景,从少年传承到跨界融合,婺剧正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焕发新生。
金东区作为婺剧之乡,活跃着28个婺剧民间剧团(社)。去年5月,《金华市婺剧保护传承发展条例》施行,金东区积极打造“文化礼堂+婺剧”艺术普及模式,将农村文化礼堂打造为婺剧传承和发展的主阵地。在澧浦镇郑店村婺剧主题馆,游客可以体验婺剧文化。“我们会根据游客特点,为其量身定制角色,由村剧团演员指导基本动作和唱腔。”郑店村文化礼堂负责人池吉梅介绍。该村常态化举办婺剧坐唱班、锣鼓班等活动,已培训学员500多人。
截至目前,金东区已培育郑店村、北山口村、莲塘潘村等12个婺剧特色村,其中2/3以上的村民曾登台献艺。古老的婺剧,正从田间地头、街巷屋宇间蓬勃新生,在每一个日常角落,唱响属于时代的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