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婺烟火处,乡愁绕心头 2
金华市湖海塘中学715班肖丞煜:
父亲的茶篓挂在斑驳的老墙上,地板上积的灰、墙上浮现的青苔,都在诉说着人去楼空。
清明时节,石阶上总浮着一层青苔,父亲采茶时便格外小心,小心翼翼挪动脚,双手死死护着茶篓,不,那是我们家的口粮。
茶厂的老焙笼蹲成一道剪影,竹编缝隙渗出琥珀色的岁月。焙茶师傅翻动青色的木铲,茶毛在空中飘舞,师傅们常常被呛得直咳嗽,还有许多师傅因此染了病……思绪回拢,电焙笼的金属外壳照出我陌生的面孔,老茶厂的木揉捻机在玻璃柜中沉睡,从前种种做茶技艺已变成电子屏上的非遗纪录片。
祖父的紫砂壶已经用了30年,早已包浆,“岩韵”二字模糊成山影。滚水注入的刹那,茶汤在壶口冒泡,水汽从杯底升腾,在空中婉转,随后缠上祖父的银丝银须,他说这是“岩骨”在血脉里生根了。
此后,我学着祖父的样子,用着紫砂壶,喝着白瓷盏,茶烟袅袅,围绕在身旁,我想,我大概也遗传了祖父的“岩骨”吧。
茶凉时,杯底沉淀的,不只有茶叶,还有父亲采茶时雨水打湿的草鞋,老茶厂炒茶时梁间未散开的松烟,祖父泡茶时包浆的紫砂壶上模糊的山影。它们沉默地守在瓷白深处,等到某日乡愁鼎沸时,重新漫成九曲溪上的一蓑烟雨,将那漂泊不定的岁月,冲泡成回甘的岩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