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1日 

金华日报 数字报纸


第12版:寻香记

松软温润  一口糯叽叽

记者 楼冀阳/摄

记者 郑宇恒

时值深秋,婺城区安地镇项村路旁的糕点作坊里,蒸制桂花糕的炊烟每日准时升起,那缕缕升腾的蒸汽,裹挟着温润的米香与甜蜜的桂花香,成为应景的秋日风味。

许凤余的桂花糕铺子位于从市区前往十里桂花长廊的必经之处,作为婺城区“许家桂花糕”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许凤余与妻子陈惠媛制作桂花糕已有20余年,从磨粉、制蜜到蒸糕,都由夫妻二人分工完成。

桂花糕的制作,讲究的是真材实料与手艺分寸。“我们家传统口味桂花糕的糕体由糯米粉和东北原浆米混合制成,馅料中放了桂花蜜、芝麻、核桃与花生。等到天气转凉,还新增艾草、南瓜、蔓越莓以及咖啡口味。”许凤余掀开笼屉,刚蒸好的桂花糕热气腾腾,取一块品尝,先感受到糕体的软糯弹性,随后就是桂花的清香与芝麻、核桃的绵密质地,口感层次分明。

许凤余在制作时讲究“低糖少油”,契合了现代人的健康饮食偏好,为他的铺子积攒了不少回头客。每年桂花盛开时节,店里不仅迎来众多赏花客,线上订单也源源不断。

“很多人以为桂花开了才有桂花糕,其实不是这样的。”许凤余解释,制作桂花糕用到的原料并非鲜花,而是提前备好的桂花蜜与干桂花。新鲜的桂花采摘后,需要用盐去除苦味,沥干水分后,再与白糖拌匀,封坛保存,经过这样处理的桂花蜜,风味能稳定保存数年。许凤余一年四季都做桂花糕,只不过秋天时,游人赏桂闻香,总习惯配上一块香甜的糕点,仿佛在完成一场入秋的仪式。

安地镇的桂花糕铺子不少,各有特色。在十里桂花长廊入口处,有一家申记桂花糕,由申宝金、朱素贞夫妻俩经营,他们最初以粗粮桂花糕打出名气,玉米粉混合糯米粉制成的糕体别有风味,如今改用黑米粉与大米粉,两种颜色的桂花糕同样软糯香甜。

“我们做桂花糕15年,坚持只用桂花蜜做馅。”朱素贞与老伴一致认为,桂花糕就该有纯粹的桂花香,因此他们不在馅料中添加其他食材,不少老顾客就爱吃这一口香甜。

秋意渐深,天气转凉,一块松软温润的桂花糕,正能抚慰身心,它仿佛在提醒着我们,桂花的美好从未随花期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