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0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9版:义乌新闻

佛堂羊肉: 白嫩鲜香 冷盘首选

记者 方静

冬天到,羊肉俏。红烧、清炖、烧烤,各地羊肉吃法很多,而在义乌只有一种选择:白切。作为一道必备冷盘,白切羊肉是义乌人餐桌上的“常客”,尤以佛堂的白切羊肉“最正宗”。

1月7日下午5时许,在义乌市佛堂镇大成路上的一家羊肉作坊中,吕国华掀开一口大锅的锅盖,瞬间热气蒸腾,一股羊肉的鲜香扑面而来。只见他熟练地用钩叉捞上羊肉,悬挂在一旁晾干汤水,次日凌晨便会送到附近的下市菜市场。在那里,一早就有老客在等待。

佛堂白切羊肉,皮爽肉嫩、不腥不膻,好吃的秘诀在于代代相传的秘方。据介绍,佛堂白切羊肉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被列入义乌市第九批非遗名录。时至今日,佛堂的羊肉作坊依旧保留着古法炮制羊肉的传统。从选羊、宰羊到煮羊、晾干,都很有讲究,并始终以清水煮羊,保留着羊肉的原汁原味。一盘白切羊肉配一叠酱油,就能激发羊肉本身的至鲜滋味,让食客流连忘返。

吕国华一家从爷爷辈就开始在佛堂卖羊肉,他们家的白切羊肉很多佛堂人从小吃到大。临近春节,很多老客开始囤羊肉,吕国华的电话响个不停。“基本上每天羊肉还在锅里,就有很多老客来预订。”他每天5点起床,要赶着去选羊、宰羊、煮羊。尽管辛苦,但一天都不敢休息,“要是哪天不出摊,就有老客追着问”。

这段时间,吕国华的菜场摊位一天能卖20多头羊。“这不算多,临近大年三十,每天至少要卖上百头。”吕国华说,到时家里的3口大锅要轮流煮,全家齐上阵。

“义乌人都好这一口,有的在外地工作、做生意,也会时不时打电话来让我寄羊肉。”在他的电话通讯录里有不少这样的客户,“有一个在北京的老客,每年都要给他寄白切羊肉,每次寄25公斤,一连寄三天。”说话间,他又接到两个电话,“一个要寄15公斤,一个要寄一整只羊,他们都知道过阵子我会很忙,都提前预订。这是家乡的味道,肯定要保质保量让他们尽快吃到。”